碳约束下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将提速 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7日召开的2020年度信息发布会上获悉,2020年我国粗钢年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,随着下游行业快速复苏,钢材消费创新高,企业效益持续恢复,实现利润小幅增长。 今后,中钢协将按照2030年“碳达峰”和2060年“碳中和”的目标要求,加快研究钢铁行业行动方案,并推动和鼓励更多大型钢铁企业牵头实施重组,形成不同区域有影响力的钢铁企业集团和专业化一流企业,提升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。
供应充足需求下降 天然气价格承压下行 ■ 本报记者 何晓曦 2021年1月第三周,全国LNG(液化天然气)周均价为5669.37元/吨,比前一周价格下跌1380.89元/吨,环比下跌19.59%。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李训栋表示,需求方面,随着气温的回升,目前部分地区城燃补库基本结束。
中钢协:进口铁矿石价格创近9年新高 昨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举行信息发布会表示,去年国内钢材消费创新高,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销售收入超4.7万亿元,利润实现小幅增长。中钢协监测还显示,目前进口铁矿石价格创近9年来新高。
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54238.6万吨 价格震荡修复 □ 本报记者 刘叶琳 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,沙特蝉联最大进口来源国。海关数据显示,2020年,中国原油进口54238.6万吨,同比增长7.3%;进口金额12217.6亿元,同比减少26.8%。
2020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数量稳步增长 进口源呈多元化 □ 本报记者 刘叶琳 2020年,中国天然气进口数量实现稳步增长,天然气进口来源呈多元化特点。海关数据显示,2020年,中国天然气进口量10166.1万吨,同比增长5.3%;进口金额2314.9亿元,同比减少19.4%。
铁矿石需求侧相对持稳 2020年进口量与金额均同比增长 □ 本报记者 刘叶琳 2020年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与进口金额均实现同比增长,进口矿价疯狂上涨。2021年在市场需求带动下,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仍有上涨空间。
外资“跑步”入场新基建新能源 □ 本报记者 白舒婕 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跨国投资带来巨大冲击之时,在中国发展迅速的新基建、新能源为跨国企业投资提供了新机遇,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“跑步”入场。 近期各地“两会”陆续召开,新基建、新能源被多地列入加大投资规划。
珠江口盆地再获重大油气发现 探明储量5000万立方米油当量 本报讯(记者 孙杰)日前,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,近日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审定惠州26-6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为5000万立方米油当量,这标志着我国珠江口盆地获得重大油气发现,将有效增强华南地区的清洁能源供应能力。 惠州26-6油气田位于我国珠江口盆地,距离香港东南162公里,平均水深约113米,探井钻遇油气层厚度约422.2米,是我国在珠江口盆地自营勘探发现的最大油气田。